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雷賜的琉璃珠的世界

雷賜的琉璃珠世界
江冠明2002/07/16 第329期

高貴之珠是結婚的聘禮,此外還有勇士之珠、幸運之珠、少年之珠、土地之珠等等,每顆珠命名、意義和用途都不同。加上琉璃珠編串方式的變化萬千,更增加琉璃珠的美麗。

屏東水門街上的一間琉璃珠店鋪,呈列有琉璃珠專櫃,同時還有一群工匠正在製造琉璃珠,這是巫瑪斯的琉璃珠專門店。水門三地門地區間存在許多類似的工作室,很少人知道這些工坊生產的琉璃珠,是日本百貨公司專櫃的精緻首飾商品。巫瑪斯(Rulandeng Omass 漢名雷賜)一九六一年從事雕刻,無意中接受台北收藏家的建議,開始琉璃珠製造。他先從家裡收藏的琉璃珠研究,敲碎琉璃珠分析裡面的材質,經過三年摸索才找到一些門路。他使用彩色玻璃,但是彩色玻璃過於鮮豔,不符合排灣族對古樸色澤的美感需求。七六年,重現發明瀕臨失傳的蜻蜓珠,八三年發明研製古陶壺reretan的製作方法。一直到九六年,他研發琉璃珠新材質︱晶土(kaipowan)和水玉(maronzalom),晶土琉璃珠的色澤比較古樸,水玉的半透明光澤,都是排灣人喜愛的美感。

一九九九年,雷賜依傳統珠繡技法推出「琉璃珠鑲嵌版畫」,二○○○年成立「北排灣文史工作室」整編拉瓦爾文化史。

◆排灣族的琉璃珠

發展成工藝經濟一九四六年出生的雷賜,成長時代正逢排灣族群與外界互動頻繁的時候。六六年,雷賜他畢業於花蓮玉山神學院,當時對美日的觀光產業剛興起,台灣工藝產業隨著正在蓬勃發展,一九七○年代大理石、木雕、陶瓷為台灣主要工藝產業,隨後塑膠、玻璃、合成塑膠等等材質相繼被開發成手工藝產品,甚至進入生產線量產。

那段時期,各族群原住民到都市工作、跑遠洋漁船、做建築工人、重勞動工人等等,在工廠工作過的人,自然而然會將各種物質原料帶回部落。從雷賜從事琉璃珠創新的生命歷程,反映排灣族文化產業與外界工藝技術的交流互動。

在推動工藝發展風潮中,原住民工藝與歌舞發展也成為當時山地政策的一部份。一九八六年,雷賜入選「台灣手工藝研究所工藝品評審」,至今,台灣手工藝研究所仍重視原住民之織品雕刻等研習,每年提撥經費培訓原住民藝術人才,三地門地區許多藝術工作者都曾到工藝研究所學習,三地門鄉公所也將琉璃珠人才培育列為鄉文化產業之一。

一九八三年間,排灣族琉璃珠進駐墾丁凱撒專櫃,輾轉日本百貨公司設立專櫃,排灣族琉璃珠的文化產業發展成工藝經濟來源。台灣省工藝研究所也積極投入推廣發展。

◆族群的文化認同

市場行銷的訴求過去,琉璃珠從排灣族專屬的資產與文化象徵,在時代變遷中轉化為當代排灣族的文化工藝產業,在轉化過程中,族群文化認同成為市場行銷的訴求,這是傳統與當代的對話,也是文化與經濟的對話。

創造現代琉璃珠,是當代排灣族創新的認同詮釋,排灣族詮釋的主體性在交流的交易中,跨越族群文化、物質技術、經濟體系的隔閡,排灣族人將外界的技術引進,改革研發融入族群圖紋詮釋,把傳統美感風格行銷到市場經濟體系,換取部落社會的經濟來源,這個轉換是創新的認同,也是傳統對當代的經濟對話。

雷賜對琉璃珠的商業化,提出深刻的見解。他說:「傳統上認為琉璃珠是神聖的,與神話是連接的,沒有想過是人造的,當我製造的琉璃珠出現時,造成排灣族的震撼。當我研發琉璃珠技術後,開始收集琉璃珠神話傳說。每個琉璃珠的傳統圖案,都有特定名稱與傳統神話故事,賦予琉璃珠圖騰的價值和意義,與排灣族的階級分工制度緊密關連在一起。像高貴之珠是結婚的聘禮,此外還有勇士之珠、幸運之珠、少年之珠、土地之珠等等,每顆珠命名、意義和用途都不同。加上琉璃珠編串方式的變化萬千,更增加琉璃珠的美麗。琉璃珠受到外國來客喜好,特別是日本人特別喜歡。像台灣人喜歡買一百兩百的珠串,但是日本人喜歡二、三千的高級珠串。」

◆從民族根源探索

才可能有所發揮三地門地區排灣族受到日本人的收購以及山地平地化政策的影響,數量大量減少,經過一九六○到九○年的工藝創新,逐漸恢復琉璃珠在排灣社會的地位。每個排灣族人參加婚禮盛會,都會盛裝配戴琉璃珠,服飾整體的美感從布料圖紋刺繡到琉璃珠,展現排灣族精緻細膩的禮儀文化。

雷賜工作室目前有三十位的工作人員生產琉璃珠,每個月必須生產七十萬元的產值才能維持營運,最高可達二百一十萬元。目前的困境是行銷經營上比較弱,他希望計畫性量產,讓琉璃珠從文化變成產業,在三地門建立展售館在外地拓展專櫃。

排灣族琉璃珠商品化後,文化與商品之間會不會有衝突?雷賜說:「如果研究不深,才會產生誤解和衝突。傳統賦予不同圖案琉璃珠,不同價值和意義,如同國徽不論是泥巴、水泥、水彩畫的,只要是那個圖案就是那個名稱,不會因材質不同而改變它的意義,琉璃珠圖案的意義也是如此。從傳統來看,是無法改變圖案的名稱和意義,創造的圖案是不跟傳統關連在一起,傳統串法也有它獨特的命名,必然與現在創新的編串手法不同。」

雷賜認為,傳統與現代並沒有衝突,「當人們問你如何保有傳統,你又怎麼把它變成商業呢?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如何從民族文化的根源去探索,瞭解深層的意義才有得發揮。」

◆圖騰裝飾有限制

琉璃珠本身不然至於原住民如何面對文化商品化的發展,雷賜說:「琉璃珠是不分階級,過去有些報導說琉璃珠屬於貴族的,那是錯誤的。然而傳統的圖騰和裝飾是有限制,但是琉璃珠本身不受限制。關於編串的手法,如果是根據傳統的手法,不能說是模仿,這是不變的,可以說是傳承。為了因應外面市場,我們開始發展現代化的串法,形式可能簡單也可能複雜,也可能純粹是創作,甚至發展商品化的作法。」

依照雷賜的解釋,三地門是拉瓦爾族,社會結構比較完整,階級制度分工很清楚,並沒有因為社會變遷而改變,因此對傳統圖案圖騰,非常有韌性,並沒有隨時代而改變,至今三地門地區對圖騰詮釋充滿各種活力,是社會制度依然存續。三地門日治時期就已經是風景區,它已經跟外界產生互動,三地門舞蹈雕刻刺繡能夠維繫至今,正因如此。「在民國六十年代,一度平地文化打擊傳統文化的發展,七十年代推動民族文化再興,時代變遷反而強化我們的產業力量。」雷賜表示。

◆必須要進入圖騰

才不受外界衝擊提及原住民現代藝術家如何面對文化與傳統的挑戰,雷賜認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必須真正進入圖騰,對傳統的有所瞭解,對文化背景很清楚,第二最好到正規的藝術學院去學習,強化藝術的概念。具備兩者才能從事創作。因為他懂得傳統圖案文化意義,在製作琉璃珠時,比較有韌性與合理性,不容易受外界衝擊改變。

「我的年紀大,懂傳統文化觀念,也熟習現代的思維,因此我瞭解文化與傳統的挑戰。我不得不承認現代化對排灣社會依然有影響,如宗教、政治,但是比起其他的部落,三地門是工藝發展比較強韌的地方。」他說。

那麼,雷賜對於當代原住民藝術創新有什麼看法呢?

「現代年輕原住民藝術工作者,作品都是不倫不類,像布農族出現百步蛇,阿美族雕刻有排灣圖像,加上文化記者的報導認識不清,把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過度渲染,捧得高高的。像官方舉辦的木雕比賽,邀請一些對原住民文化認識不足的藝術家當評審,更加誤導原住民藝術的發展。年輕藝術家因為得獎變得更有名而自我膨脹,從熟悉文化的人來看他的作品,卻不知所以然,得獎鼓勵是可以,但是不能過度自命不凡。」雷賜回答。雷賜覺得,原住民藝術作品必須有相當深厚的文化背景,不能抄襲圖案表面,必須透過作品看到背後文化內在所呈現的東西,同時它必須跟現代互動所產生,也許這是琉璃珠跨越世代繼續流傳的因素。




資料來源: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329&bulletinid=1344








心得感想:

過去我以為排灣族著名的琉璃珠飾品,是只有貴族所享有的隨意裝飾藝術。原來...琉璃珠內含的意義重大,並非貴族所擁有、也無分社會階級。琉璃珠本身是不受限制的,限制的是傳統圖騰以及裝飾,也因此琉璃珠並非隨意裝飾的藝術,而是每串皆有意義象徵及傳統串法。

其中文章內容提及到,要成為傳統文化藝術創作者,必須要深入瞭解文化背景,並且到正規的藝術學院學習,強化藝術的概念,這樣才能在從事創作時,比較有韌性與合理性,不容易受外界衝擊而影響。而對於現代文化藝術創作者的作品,雷賜感到不認同,例如:在阿美族雕刻中出現排灣族的圖像、在布農族中出現百步蛇...等等。雷賜覺得,原住民藝術作品必須有相當深厚的文化背景,不能抄襲圖案表面,必須透過作品看到背後文化內在所呈現的東西,同時它必須跟現代互動所產生,也許這是琉璃珠跨越世代繼續流傳的因素。

而我認為,現代結合不同原住民族群的特色這樣的作法固然很好、創新,但對於不熟悉文化內容、背景的人來說,也可能有誤導訊息的可能,因此如何創新、設計,又不失其中內含的真實意義,卻成了重大的學習...

目前我們的專題研究製作,也將從飾品設計方面著手,若單單只設計飾品又太單薄,外面競爭更是激烈。因此,把飾品分別賦予不同意義,使它變得更有生命力,不同的是,以泰雅族的文化背景為主題設計。希望,我們能順利成功!!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訪談原住民-泰雅族文化(曾詩怡 盧怡蓉 鄧惠廷)








我們到東勢達觀採訪瑪雅

他帶我們到他的工作室參觀

他將原住民的元素與現代的流行融合在一起

把原住民的織布結合在背心及廚房圍裙上

還將天然的薏苡仁運用在串珠上

很環保又很有質感

當地的資源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豐富

他們積極的推廣觀光文化

泰雅族有個傳說

老鷹是精神的象徵

紋面是代表尊貴至高無上

與黥面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黥面代表古代囚犯身上的烙印

瑪雅利用番珠作畫

利用皮革製成筆筒、包包、吊飾、手環…等

將原住民的特色發揮的淋離盡致

他們還種了咖啡、甜柿等等

讓泰雅光觀不再感覺單調

去了一趟達觀

讓我們對泰雅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專題方向-鄧惠廷

11月2日去達觀採訪瑪雅後

我們確定主題回到原來針對"泰雅族"一系列文化產業製作

對主題有了大概的方向

但我們這一組已經嚴重的落後

希望大家可以積極一點

不要等別人來找你討論

自己有想法或是發現有什麼可以運用在專題上的點子

都應該主動提出來討論

畢業專題製作是我們大家的

不用擔心你做的比別人多 就比較吃虧

其實你在做的同時 你所獲得就比沒有實際操作的人還要寶貴

經驗是用錢買不到的

到學校上課為的就是"學習"

總不可能你畢業後拿到一張薄薄的"畢業證書"

而其實你什麼都不會

也許那張畢業證書得來不易

但大家一定都不希望自己最後得到的只有假象

而是有專業的"一技之長"

大家也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當上主管或自己當老闆

總不可能一輩子都當個小職員

我們現在就正在為未來而努力

現在大家已經三年級了

希望最後一年大家都能為自己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賽夏族(網路版)-陳佳琳

賽夏族(Saisiat、Saisiyat)





賽夏族起源傳說依居住地域而有不同的說法,當時尚無文字,都由長輩口傳:
東北部的賽夏族傳說:洪水發生時,僅存於大霸尖山(papak-waka,或oppeh-naboon)之夫妻為始祖,其子孫到大湖、苗栗後再向南庄,到目前居住之地。


中部的賽夏族傳說:與東北部一樣是從大霸尖山的洪水傳說開始,他們南下到達tamari或tamei(據說是阿里山附近),再沿著海邊到達竹南、後龍一帶居住,按著再往山裡走,竹北、北埔部曾經居住過,目前分佈於台灣北部中央山脈西側新竹縣竹東五峰鄉五指山區與苗栗縣獅潭、南庄大東溪一帶,夾雜於泰雅族和客家人之間,深受漢人和泰雅族習俗影響。



西南部的賽夏族傳說:洪水傳說的地點為附近的加裡山(rainainura或pencon)後移至沿海的後龍附近,居住甚久以後逐漸往山腳地帶移住。






賽夏族早期也是事游耕、山地燒墾及山區狩獵。後來受到周圍強勢民族的壓迫,土地利用範圍逐漸狹窄,而轉變為定耕農業和林業的型態。面對強勢的外在文化,老一輩的賽夏人對於傳統祭典就更加珍惜,排除了許多外力使賽夏族的祭典完整地保留下來,是台灣少數能保有祭典原味的族群。





賽夏族屬於父系社會,以地域和圖騰氏族為社會組織的基本構成單位。三五同姓(同圖騰)家族聚居為一聚落。聚落又聯合成一個村落,村落中同姓家族則組成各姓之氏族祭團,是各姓耕地漁區的互助單位。在聯合成一個部落聯盟,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南賽夏或北賽夏。
 
賽夏族傳統衣服只有無袖上衣、腰裙、披肩三大類,上衣是由兩片布縫綴而成,幾乎是人類最原始的衣服款式,它有長及下腹與短及胸部兩種,因為圖案與穿著場合不同而有各種名稱,是賽夏族最主要的上衣。











 腰裙是由一片長布組成,包圍住腰部以下的地方,男子只是一片宛如短裙的「遮陰布」,女士則長達膝蓋以下,這種腰裙是以一條布腰帶繫牢。年輕男女另有一片盛菱形掛在胸前的胸布,年老的男女在天冷時還有一片約五、六尺平方的方布充當禦寒披肩。




衣飾以麻布自己紡織為主,背心由兩張麻布二折而縫成,前後夾織花紋(在織的過程中,夾入不同色彩的織線,構成幾何形花紋)頭上有黑頭巾,上衣為長達膝部的對襟上衣,由兩幅麻布對折背部縫合,前面對開。腰裙男性為丁字帶,女性則以深色棉布製成的綁腿布,通常會在下緣綴以小鈴。其他還有臂、腿、腕、頭飾、腰飾等。





賽夏人以紅、白、黑三種顏色的三色線,設計出來像兩道閃電交錯的圖案,稱之為「雷女」也是賽夏族人的代表圖案,朵細.古故的作品,大多有這樣的設計。朵細.古故表示,「雷女」有段傳奇的故事,以前有一個名叫「雷女」的人,非常有神力,當人們要開山闢地耕種農作物前,她就拿起一把刀在地上釘出四個角,然後用雷電一擊,馬上就闢牛耕地,後代的人為了紀念雷女,就使用這個圖案。











服裝頭上有黑頭巾,上衣為長達膝部的對襟上衣,由兩幅麻布對折縫成,背部縫合,前面對開,兩邊上衣留袖口,腋下縫合,背與前下部夾織花紋,另一種為帶袖的長袍。男女通用背心是由兩幅布二折而縫成,前後夾織花紋。男女皆用的胸衣為菱形方布,夾織花紋。束在上衣的腰帶及兩幅麻布縫成的披肩。男女皆用的黑棉布腰裙 。男用丁字帶,女子則以深色棉布製成的綁腿布,通常會在下緣綴以小鈴,祭典時穿著 。   










賽夏族人從頭到腳都有各種飾物,賽夏族對裝飾品總稱為Katariza。裝飾品運用的材料五花八門,早期以貝殼(貝珠、貝板)、骨、竹和薏苡珠Titibun為主,後來貿易傳入,裝飾運用廣泛,包括鈕扣、塑膠珠、亮片、毛族等。

 
賽夏族的住家多位在山腹坡地或小台地上,因為居住在樹木和竹林盛產地,因此建築材料多為竹、木為主樹藤為輔。

賽夏族的傳統手工技術以紡織與編籃的工藝在各族中最具特色

紡織材料大多是由婦女自行種植的苧麻,曬乾作為麻線,以織布機織成服飾。也會使用狩獵後經揉制處理的皮革。近代漸為棉布所取代,通常和漢人購買棉布製作。
紡織的過程步驟如下:種麻→抽麻線→紡線→框線→漂白→染色→打蠟→整經→織布。
紡織技巧






Hinippalatan:最簡單的平織法,織出規則性十字形交叉的無紋飾布。 Hinihalos:無夾織花紋,以不同的挑線法穿梭經緯線製出有菱形浮紋的布。 Hinihoan:艷麗紋飾的布料,主要用來製成祭典穿的服飾。紋飾的織法利用提經挑花夾織的方式,以及賽夏族廣泛使用的浮織或雙層織法,搭配組合織出各種華美的紋樣。










傳統織紋圖案常見的有菱形紋、卍字紋、○Ⅹ紋、線條紋等。以圖案元素來說,和泰雅族的織布非常類似(菱形紋、線條紋)。賽夏族人多將織紋圖案視為是代表個人及家族傳承的智慧與殊榮;每家有其熟練的圖紋織造技術。






編器
常見的編器有米籩、米篩、種子籃、背籃、提籃、線籃、便當、食籃、置物盒、籐帽、甚至放置祖靈象徵物的神聖小籐籃等。賽夏族傳統編?有特殊形式和技法,例如背籃為雙肩帶式的背籃,不像泰雅族或平埔族是額帶式背籃,傳統的背籃形式是喇叭型,上為呈圓椎狀、下為圖柱狀,多以斜紋法編成細密無孔。現在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主要以六角形編法製的透孔背籃(Takil),用來裝置各種雜物等。






編器主要使用桂竹作為材料,是使用最多的材料;另一種野生的小綠竹用來編製較細緻器物(如穀物背籃)。此外也會使用黃籐來製作精緻器物,如籐帽等。






編器的編法分為方格編法、透孔六角編法、斜紋編法、絞織編法、合縫螺旋編法、相交螺旋編法等。編器修緣則分為加蔑紮編法、夾條紮縫法,以及8形修邊法。

賽夏族人的社會中所見的舞蹈主要項目僅有矮靈祭。矮靈祭呈現了矮人與族人相處的情形(如矮人拉著懶惰的賽夏人去看豐收的田地,以快舞步的方式呈現),到哀泣之處,舞步緩緩前進,快速的旋轉與定點跳躍呈現了族人驅趕矮靈的心裡反映。會使用「臀鈴」(tapangaSan)作為舞蹈道具。






樂器方面主要使用膜笛、杵、竹筒、臀鈴。臀鈴(tapangaSan)又稱背響,是賽夏族特有的樂器,主要由竹管與薏仁的果實穿綴而成,目前有些臀鈴用銅管代替竹管。











賽夏族的氏族姓氏大都以動植物及自然現象作為氏族名號,如:風、根、夏、蟹、日、章(樟)等15個姓氏






文面與紋身:男女皆有,紋身則是獵頭勇士的專利,通常刺青於胸前。男子成年時在上額及下顎各刺一列紋飾。女子僅刺在上額。和泰雅族在雙頰刺上寬邊的V形紋飾不同。獵過二個人頭的男子則在胸前左乳肋骨刺第一道紋,獵三個首級者在右乳肋骨刺一道紋,往後如有收穫依次再加刺紋。






肩旗(kilakil)又稱「舞帽」、「月光旗」,是各氏族的代表。南、北群的造型不同,肩旗上面寫有家族的姓氏,在矮靈祭時獨立繞行於祭場,通常由族裡的男子負責扛旗。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3%BD%E5%A4%8F%E6%97%8F http://163.32.175.2/world/%C1%C9%AEL%B1%DA/%C1%C9%AEL%B1%DA%B6%C7%B2%CE%AAA%B9%A2/index.htmhttp://bimaten.myweb.hinet.net/%C1%C9%AEL%B1%DA%C2%B2%A4%B6.htm

布農族(網路版)-陳佳琳

布農族(Bunun)


布農人稱「人」為bunun,這也是該族名稱的由來。,是典型的高山民族,其人口數在台灣原住民中居第四位,但分布面積則僅次於泰雅族而居第二位。就遷移而言,布農人卻是台灣的原住民當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




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由於對於小米收穫的重視,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繁複而長時間的祭祀儀式。一些比較常被學者提到的儀式,包括「小米開墾祭」(Mapulaho)、「小米播種祭」(Igbinagan)、「除草祭」(Inholawan)、「收穫祭」(Sodaan)、「入倉祭」(Andagaan)、「射耳祭」(Malahodaigian)等。對於農事或狩獵行事的時間,布農人依著植物的枯榮與月亮的盈缺來決定。例如李花盛開時,適合播種小米;月缺時適合驅蟲、除草;滿月時適合收割舉行收穫祭。由月亮的圓滿來象徵人生的圓滿與小米的豐收,以月缺來表示怯除不好的事物,希望它快快消失。在除草祭儀結束後,布農人打起陀螺,祈望小米像陀螺快速旋轉(快速成長)。並在空地上架起鞦韆,希望小米如鞦韆盪(長)得一樣高

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這首歌是以多聲部和音唱法,從低音漸高,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諧音,以美妙的和聲娛悅天神,同時也依此判斷當年小米之收成。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布農族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般是五至十二人),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相信,歌聲越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



「布農族」的洪水傳說傳說從前布農族曾經有文字,在一場大洪水中,兄弟倆分別帶著先人留下的寶物避難,負責保管文字的哥哥竟將文字流失,從此布農族人便失去了文字。雖然失去了文字,卻擁有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畫曆」,於1937年自南投一位族人家中發現的一塊木雕畫曆,以類似象形字之符號記載著農事、出獵等行事,是布農族先人所留下來珍貴的智慧遺產。





布農族的衣服與飾物皆男女有別。
女子的服飾則以藍、黑色為主,在胸前斜織圖案鮮艷的織紋
 布農族有高品質的苧麻布,並用毛線、絨線夾入經線織成美麗的幾何圖形。由於長久居住於高山上,傳統的布農族服飾大都來自大自然,除了皮衣、皮革製品取自長鬃山羊、水鹿、山羌等獵獲物外,還有採自苧麻天然植物之材料,經過剝皮、抽絲、染曬再紡織成布,其傳統衣飾以直條人字紋為主,通常以白色為底並喜歡用紅、黃、紫或 紅、黃、白來搭配
女子服飾 以漢式的形式為主,藍、黑色為主色,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豔的織紋,裙子亦以藍、黑色為主。布農族女子服飾,古代以苧麻為原料織布,女子衣服為長衣窄袖長裙,並繡有滾邊刺繡,下著圍裙膝褲,以被下腿,顏色以藍黑為主。

女子服飾除有崁織、夾織外,更有多種綴珠懸掛。今布農族的服飾,璀璨奪目,變化多端,但卻不難觀察出,服飾的色澤先以沉穩的深暗,摻以熱情的紅藍,而逐漸走向明艷開朗的黃紅彩紋,這其中的轉變受時代與環境因素的影響極大。
女子衣服則以苧麻為原料織布,女子衣服為長衣窄袖長裙,肩部繡有滾邊刺繡,下著圍裙膝褲,以被下腿,顏色以藍黑為主。布農族女子的衣服有:纏頭皂巾 dukin,以黑布或紅布纏頭。胸衣kuhis,短上衣 Ulus,腰裙tolilan,內裙 Siswahun,膝褲bulalai,腰帶 tsishut等。

女子之飾物額帶okuvad 以綢或棉質布帶為地,以琉璃珠、通心軸、貝珠、銀飾等穿綴其上為幾何形花紋之緝邊,下緣通常綴以珠 琉或銀片。耳墜tatangion常用漢式環形帶珠族耳墜。頸飾haulos與男子頸飾同,分頸帶與頸珠。古代布農族婦女(做母親者)頸飾,也隨身配掛叫ngan之頸鍊, ngan為一 種樹,此種樹根略有香味,用麻繩穿串即成項鍊,這是一種避邪物腕環Pistonan有珠圈式與銅線式兩類,大體與男子腕鐲同。腰帶 tisgot以彩線織成之彩帶,或以彩色綢為地,兩端刺編或結穗 ,繫於腰際,兩端垂於股際或臂後。







男子服飾 一種是以白色為底,可在背後織上美麗花紋,長及臀部的無袖外敞衣,搭配胸衣及遮陰布,主要在祭典時穿著。另一種是以黑、藍色為底的長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裙。此外,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郡社群布農族男子也有人於上衣內穿著紅色衣服,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穿著紅色衣服,只有獵取過人頭、山豬、山鹿的英雄才可以穿,穿紅衣是表示英勇的意思。


1. 上衣(Patwaowan)保暖用。
  2. 胸帶(Kulin)是放置日常用品,如香煙等。
  3. 遮陰布(Tapis)住身體性器官的部位。
  4. 皮帽(Tamun)保暖用。
  5. 皮套褲(Sisuahun)護腿用;追野獸時避免腿部被茅草割傷。


男子衣服以皮製為主,其次為麻布。布農族男子的遊獵服飾,多以鹿皮、山羊皮為主要材料。上衣為鹿皮背心obus ,外披鹿皮披肩(披風)。披肩是一種男女用以禦寒擋風的裝備,由兩幅至三幅的鹿皮布縫一起,成一塊長方形約八十至一百公分長,七十至一百三十公分寬。


長及膝,通常固定在左肩,除了禦寒的功能,同時也做為盛裝儀式時的穿著呢!背心以帶毛之鹿皮縫成,背部為一整塊,前襟兩塊,胸部敞開,自頸間掛一方形斜折之胸袋kulin(巒社群更有長胸袋 kulin- haul),正胸處挑織幾何花紋成斜方胸衣,胸袋亦稱「胸兜」,為男女都可穿用的衣物。其作用是放置小物品,如煙袋、煙葉、煙管等,分豬肉時也把豬肉放置在胸袋裡。


布農人於腰部亦掛斜折腰帶 Pankapan被其陰部,盛服時另加斜方挑繡胸衣,腰部垂黑布前裙一塊。布農族人有單裙的穿著,長九十公分的正方形布,自右向左圍繞腰部,在腰部這邊的兩角各有細帶,以用以固定裙子,此裙男女適用之。出獵時或盛服時加著鹿皮套袖 Pakatalun及鹿皮套褲Sisuahun。鹿皮套為無背褲,又稱綁腿褲或半褲,至於女子用的綁腿,則不具褲的功用,只遮小腿。也穿皮鞋Sapeltsitshl,和皮帽tamon。另外尚有麻布背心Pinainok,麻布胴衣 habang 布農族男子的飾物頭飾takilas 以石片、木片和具珠穿綴而成,束於額際。

頭箍(額飾)okuvat 頸飾haulos 頸帶以方貝連穿,或方具、貝珠與燒珠等穿綴而成,從頸前緊緊至頸後。 頸鍊 以具珠、琉璃珠、豬牙等穿綴而成。耳墜 Kamao,以貝片、貓牙、燒珠等穿綴而成。腕環(手鐲、腕鐲) Pistonam有銅條鐲及珠鐲。





皮衣、皮帽也是布農男子主要的服飾。布農族是一狩獵民族,他們狩獵最重要的目的即食其肉、衣其皮、飾其牙及角。遠古人類即知以野獸皮製衣,製作皮衣的揉皮為布農族男子的工作,布農族男子擅長揉皮。皮衣以鹿皮、山羌皮、山羊皮等為主要材料。布農族的揉皮工藝,每一種野獸皮都各自有不同的功能與用途,布農族人也依據每一種野獸皮的特性,製作需要的服飾或用具。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3%E8%BE%B2%E6%97%8F http://www.thes.tp.edu.tw/nice/title2-2b2main3.htm http://freebsd.akjh.tpc.edu.tw/comedu/good/bunum/www/cloth.htm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邵族-鄧惠廷

邵族神話傳說

逐鹿傳說
大約四百年前,邵族人原住在阿里山,有一天,邵族的祖先「排大木」(Paidabo)率領土狗和十幾個族人出門打獵。
這次的出獵沒捕到什麼獵物,族人正憂愁著該怎麼回去見家人時,突然發現了一隻肥碩的大白鹿在林中奔竄,於是下定決心要抓回這隻肥美的白鹿。於是朝著深山林叢追去,但是怎麼追就是追不到。
正 當大家追得筋疲力竭時,突然發現已不知不覺追到了一片湖光山色的美麗地方(就是今天的日月潭),而白鹿見到已經無路可逃,於是衝入了潭中。白鹿的血和內臟 引來數不清的魚類爭食,隨行的族人抓起這些沒看過的魚謹慎的試吃一下,發現這些魚實在肥碩鮮美而且無毒,取之不盡、用之不絕。於是大家高興的將族人接來這 裡居住。


巫術占卜

夢卜
○夢見喝酒、被人牽手(病兆)○夢見打鞦韆(瘧疾之兆)○夢中過橋 (大病之兆,代表魂將留在此橋)
○夢見刀傷、失物、溺水(將會生病)○夢見火(發燒)○夢見與惡鬼交談(將死)○出草前夢見被殺(不可參加此次出草)○築屋前夢見死人(地基不良,須另擇地)
夢見草木移植、刀、其他貴重物品,或夢見水、蜂群通過。夢見魚,表示粟米豐收。夢見砂、土,表示豆類豐收等。
○ 病人夢見被人咒罵(病將痊癒)○夢見大風大浪大雨(作物將豐收)○巫師夢見已故巫師(巫術更進步)
○夢見跳舞(身體更健康)○夢見狗(發財之兆)○建屋前夢見人畜生產(人丁興旺)○娶妻前夢見來客(夫妻合睦)
走路卜
出門走路絆腳石或絆腳木頭而跌倒是不吉利,趕快退回家。


祭典

一) 播種祭 (Mulalu pisaza)
播種祭通常自農曆三月一日開始,為期四天。在第一天的清早,各戶的戶長都會帶領一名孩童上山做象徵性的播種,而上山的大人和孩童這一天都不能吃鹽,否則將會使植物枯死。而播種祭的前三天,全家的食物都不能加鹽,言行也必須謹慎。
(二) 狩獵祭 (Matancun)
固定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舉行。今日的狩獵祭已不上山打獵。
(三) 豐年祭 (Mulalu malhaqitan)
在每年農曆八月一日開始,持續十八天至二十一天,是邵族最重要的祭儀。
豐年祭主要含括「選出爐主」、「舂石音」、「擦平安」、「除祟祝禱」、「鑽木取火」、「拜年飲公酒」、「拜酒糟」、「摃角齒」、「蓋祖靈屋」、「牽田」、「甜酒祭」、「祖靈出巡」、「燒祖靈屋」……等等儀式。


服飾

邵族傳統服飾皆由族人利用自然資源自製而成,衣料包括皮革、麻布、樹皮布等,其中皮革都由男性鞣製,多用於男性服飾,而麻布則由女性紡織而成。男性服飾形式與阿里山鄒族有類似之處,色彩以深、淺褐色、藍、灰及黑色為多,另外戴上以鹿或兔皮揉製而成的軟皮帽為頭飾。
女子服飾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衣、腰裙、腰帶、膝褲及花草編成的頭冠。麻布則用於女子服飾由女子自織苧麻布,水沙連的達戈紋布頗負盛名。
由於邵族與漢人間的貿易起源頗早,因此女人的服飾頭巾、有袖上衣、胸衣、腰裙等大多以棉布為材料來製成。無論男性女性、服飾上使用的圖案多為幾何形花紋,尤其是男、女性的胸衣,和女性的腰裙,更是使用大量的幾何形花紋


工藝

匏木手藝
邵族人則以匏木手藝為人稱道,可以製作出一般木臼、木杵、湯匙等日常物件;且因生活在日月潭,無論捕魚或交通都靠船隻,還可以匏木製造獨木舟。



居住

邵族居住的日月潭周遭生長許多木材和竹類,因此他們建築房舍的材料也都運用大量的木材和竹類。房屋的形式多為以抽藤綁住竹子做的橫樑、橫桿,以菅莖編壁、茅草作屋頂,最後並抹壁。

資料來源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images/view?back=http%3A%2F%2Ftw.image.search.yahoo.com%2F

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94&IDK=2&EXEC=L

排灣族-鄧惠廷

排灣族的文化特質

飲食

以小米、旱稻、芋頭及甘藷為主食,以豆類、南瓜、野菜為副食。其日常生活以小米飯、小米粥、小米飯糰、米飯、菜粥、烘芋、煮芋、煮甘藷、烘薯,糯米糕、及小米糕為主。以獸肉,尤其鹿、山羊與山豬及山溪魚類蝦與蟹等為主。烹調法以煮、蒸、烘法為主。
芋 頭乾是排灣族重要的傳統食物之一,作法是將芋頭以火烘烤,烤乾的芋頭可以保存,成為排灣族人對抗飢荒的利器,同時因為攜帶方便,過去排灣族人打獵時也會隨 身攜帶芋頭乾,另一種排灣族傳統美食代表是cinavu,是以植物葉子包裹小米與肉塊一起煮熟,也可以用芋頭,糯米等取代小米,與漢人的粽子類似,是排灣 族慶典時常見的食物。

服飾

衣飾受社會階層的影響,貴族在服裝的色澤、刺繡上來表示其地位,尤其在盛裝時,與平民的區別最大。貴族依不同 的階級有不同的紋樣表現,階級高者的服飾有人頭,人像或是蛇形的刺繡花紋,平民服飾不可有這些圖案。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黑,紅為主。排灣族服飾的華麗 細緻,在臺灣原住民族中獨佔鼇頭。
紋身則是排灣貴族階級專屬的身體裝飾方式,男性之紋身部位在胸前,背後,手臂以及小腿,女性則是刺紋於手腕及手臂處,但特殊的圖騰僅限貴族直系才能使用。平民雖無紋身權利,但可以用貢物向頭目取得特許。


織繡

排灣族的織繡藝術,是階級製度下的工藝產物,因為貴族女性有充裕時間專心織繡。紋飾技巧大致分為夾織、刺繡、綴珠和貼飾等四種。其中以綴珠最為精巧,將珠子與服飾圖樣完美結合,展現出高超的手藝,刺繡圖樣除了常見的幾何圖形;還有祖靈像、人頭紋,百步蛇紋,太陽紋。

居住

排灣族以石板屋出名。他們蓋房子事先把緩坡剷成畚箕形。兩面側壁、後牆都是石片堆成。又用大石板豎起前牆,簷 下還有兩個斜撐,因此不會向前倒;後壁靠在山腹上,所以也不會傾斜,再大的颱風也不怕,但就怕地震。因為兩坡式的房頂都以石板做屋瓦,大地震一來,屋頂的 石瓦片就會向下滑動。這種石板屋大多成矩形,進深不很深。貴族的房子就寬多了,大概有十公尺多,屋簷的高度有一公尺半,差不多到胸部,所以大家進門都要彎 腰才行。
簷下有一條長長的雕刻簷桁,使他們的房子神秘而美麗。





工藝

木雕
有著階級制度的排灣族,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家屋的雕刻品,如門楣、立柆。連日常生活使用的連杯、湯匙、梳子及男人的裝飾禮刀刀柄都受此限制。雕刻的題材以神話傳說、狩獵生活、祖靈像為主。


石雕
在石板上有淺浮雕的排灣族正面祖先立像,通常是左右對稱、雙腳直立、雙手舉在胸前的,並搭配百步蛇圖樣或幾何形狀的紋飾。石材的使用是排灣族工藝的主要特色之一。特別是板岩,不僅是主要的建材,更是石雕的材料。

琉璃珠
古琉璃珠是在排灣族人遷台之前就擁有了。排灣族可能是由南洋遷移入台,而這些珠子極可能是透過南洋和歐洲交易,而流傳到南洋,再隨著族群遷移而進入台灣。排灣族人抵台後,也先後從異族處得到琉璃珠。




資料來源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83&IDK=2&EXEC=L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3758054852/